香河安头屯镇“中幡会”重启:12米高幡杆险象环生,非遗传承人年收徒30名,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位于河北省香河县的安头屯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这里的一项古老技艺——“中幡会”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12米高的幡杆险象环生,非遗传承人年收徒30名,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中幡会”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安头屯镇,中幡会更是独具特色,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中幡会”的重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活动现场,12米高的幡杆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升起,险象环生。幡杆上悬挂着各种图案,寓意吉祥如意。随着幡杆的升高,幡面随风飘扬,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
在幡杆升起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李师傅和他的徒弟们表演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他们身着传统的服饰,动作熟练,配合默契。在他们的表演中,中幡会的独特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李师傅表示,为了这次的重启,他和徒弟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以确保在表演中能够展现出更好的状态。尽管训练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看到观众们的热情和认可,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师傅每年都会收徒30名,致力于传承这一古老的技艺。他认为,中幡会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教授徒弟,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幡会,让这一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香河安头屯镇的中幡会却逆流而上,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得益于当地 *** 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他们积极挖掘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次“中幡会”的重启,不仅让安头屯镇的居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幡会这一古老的技艺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香河安头屯镇“中幡会”的重启,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