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回家”!廊坊市5万户家庭即将受益
政策背景与民生需求 近年来,廊坊市老旧小区居民对“上下楼难”问题反映强烈,尤其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亟待解决。自2021年起,廊坊市将加装电梯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重点任务,累计完成10...
廊坊新闻网 2025-05-06 18:32:09阅读:16 -
廊坊“八大碗”宴席复原明清制法,婚庆订单已排至2025年,传统美食文化焕发新生
在河北省廊坊市,一项独特的传统美食文化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复原明清制法的“八大碗”宴席。这一传统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食客和婚庆订单,甚至预订已排至2025年。“八大碗”宴...
廊坊新闻网 2025-05-08 10:53:32阅读:4 -
永清云裳小镇汉服茶宴惊艳亮相,古法糕点成Z世代打卡新宠
近日,位于永清的云裳小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茶宴,吸引了众多Z世代的目光。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茶宴,不仅让古法糕点成为新一代打卡新宠,也让汉服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出圈”。云裳小镇,一个充满...
廊坊新闻网 2025-05-08 07:53:32阅读:4 -
廊坊爱心众筹助学金项目助力贫困学子,超1万人次受益
近年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爱心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廊坊,一个名为“爱心众筹助学金项目”的公益活动,已经成功资助了超过1万名贫困学子,为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廊坊...
廊坊新闻网 2025-05-07 20:53:28阅读:4 -
永清盐碱地变身光伏牧场,年发电1.2亿度+出栏万头肉羊,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河北省永清县,一块曾经荒芜的盐碱地,如今变身成为了一片现代化的光伏牧场,不仅实现了年发电1.2亿度,还带动了当地肉羊养...
廊坊新闻网 2025-05-06 16:53:27阅读:9 -
安次区建“吕端廉政长廊”,扫码听历代清官评传,传承廉政文化
近年来,随着廉政文化的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了一处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景观——“吕端廉政长廊”。长廊内设有二维码,游客和市民只需扫码即...
廊坊新闻网 2025-05-06 03:53:26阅读:10 -
固安渠沟乡“榆钱饭”复兴:农家乐推时令菜单,城市客蜂拥打卡“忆苦思甜”
位于河北省固安县的渠沟乡,近年来悄然兴起了一股“榆钱饭”的热潮。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如今成为了城市游客追寻“忆苦思甜”记忆的打卡地。农家乐纷纷推出时令菜单,以榆钱为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城...
廊坊新闻网 2025-05-06 01:53:26阅读:10 -
固安非遗糖画艺人巧用3D打印技术,模具精度提升20倍,传承与创新并行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河北省固安县,一位非遗糖画艺人巧妙地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糖画模具制作,使得糖画造型精度提升20倍,不仅为传统糖画技艺注入了新...
廊坊新闻网 2025-05-05 18:53:24阅读:15 -
廊坊六小创新教育,推出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学生手绘百米长卷展现文化魅力
近日,廊坊市第六小学(以下简称“廊坊六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推出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大运河文化。该课程以大运河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历史、...
廊坊新闻网 2025-05-05 16:32:37阅读:14 -
大城红木婚俗博物馆开馆,再现明清“十里红妆”迎亲场景,传承千年婚俗文化
近日,我国大城红木婚俗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这座博物馆以红木为载体,生动再现了明清时期的“十里红妆”迎亲场景,让人们在时光的长河中,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魅力。大...
廊坊新闻网 2025-05-05 16:32:08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