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新模式,打造3万亩坑塘水上发电、水下养虾生态农业典范

廊坊新闻网 阅读:5 2025-07-01 13:53:29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廊坊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新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近日,廊坊市在推广“渔光互补”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打造了3万亩坑塘水上发电、水下养虾的生态农业典范。

“渔光互补”是一种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光伏板被安装在水面之上,既能发电,又能为水下养殖提供光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廊坊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坑塘资源,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廊坊市共有坑塘约3万亩,这些坑塘原本主要用于水产养殖。然而,传统的养殖模式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廊坊市决定将坑塘资源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打造“渔光互补”新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廊坊市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坑塘改造,将光伏板安装在水面之上,充分利用坑塘空间。同时,养殖户在水下养殖虾类等水产品,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坑塘的产出,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渔光互补”新模式在廊坊市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新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这一模式的优势:

1. 资源利用高效:光伏板为水下养殖提供光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光伏发电又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2. 环境友好: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渔光互补”新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

3. 经济效益显著:光伏发电为养殖户带来额外收入,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4. 社会效益良好:通过推广“渔光互补”新模式,廊坊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渔光互补”新模式,廊坊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养殖户进行坑塘改造,提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确保“渔光互补”新模式顺利实施。

3. 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光伏发电、水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

4.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对“渔光互补”新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总之,廊坊市在推广“渔光互补”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新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廊坊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