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芳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再现清代“七十二道花会”非遗盛景

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的胜芳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胜芳古镇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旨在保护和传承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中,复原清代“七十二道花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盛景,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亮点。
胜芳古镇,古称“胜芳镇”,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镇地处华北平原,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在这里,清代“七十二道花会”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七十二道花会”源于清代,是胜芳古镇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古镇上便会举行盛大的花会 *** 。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当地居民纷纷前来观赏,场面热闹非凡。花会 *** 队伍由72个花会组成,每个花会都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寓意,如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
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胜芳古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古镇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修复。在复原清代“七十二道花会”这一非遗盛景的过程中,古镇居民积极参与,传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首先,古镇对原有的花会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在此基础上,对花会的表演形式、道具 *** 、音乐舞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还原清代“七十二道花会”的原貌。
其次,古镇对花会表演队伍进行了选拔和培训。选拔出的演员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了花会的表演技巧。同时,古镇还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前来指导,确保花会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古镇还加大了对花会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花会文化节、花会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同时,古镇还鼓励年轻人参与花会表演,让这一非遗文化得以传承。
如今,胜芳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原清代“七十二道花会”这一非遗盛景,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增添了亮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胜芳古镇将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总之,胜芳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复原清代“七十二道花会”非遗盛景,是古镇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发展中,胜芳古镇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努力保护和传承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这一历史瑰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